心脏起搏器研发实验要求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4-24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需要植入人体,属于用于心脏的治理,急救装置类的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属于高风险的医疗器械,其分类编号为6821-1,作为III类有源医疗器械进行管理。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jpg

 

一、植入式心脏起搏相关标准


与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主要国标和行标有GB 16174.1《心脏起搏器第1部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YY/T 0491《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用小截面连接器》、YY/T 0492《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管》、GB/T 19633《最终灭菌的医疗器械的包装》和GB/T 16886系列标准。


二、对环境应力的防护

 

对环境应力的防护主要是为了使各国的试验统一起来。一些试验并不根据实际出现的环境条件来评价起搏器,而是从环境试验标准中引用来的:这些标准归结为一点,“总是要求有一定程度的工程技术评价”。

 

(一) 振动试验


1、要求

目的是试验耐疲劳度。在进行试验后,脉冲发生器的性能必须在37℃±2℃,500Ω±5%负载时测得的结果符合“专用技术信息卡”上的脉冲发生器的性能要求规定。

 

2、试验方法

按GB/T 2423.1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的规定对脉冲发生器进行正弦振动试验,下列试验条件必须得到满足:

(1)频率范围:(5~500)Hz;

(2)振动位移/加速度(峰值):(5~20)Hz,位移3.5 mm;(20~200)Hz,加速度25 m /(s^2);

(3)扫描:5/500/5 Hz,1倍频程/min;

(4)扫频次数:三个相互垂直的轴向各三次;

(5)持续时间:每个方向30 min;

试验结束后,检查脉冲发生器是否符合“专用技术信息卡”规定的要求。

 

(二) 冲击试验


1、要求

在进行试验时,37℃ ±2℃,500 Ω±5%负载测得的脉冲发生器功能必须与“专用技术信息卡”要求相符合。

 

2、试验方法

按GB/T 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的规定对脉冲发生器按以下条件进行冲击试验: 

(1)脉冲波形:半正弦波,模拟无反跳冲击。

(2)强度:峰值加速度,5000 m/s 2;脉冲持续时间,1 ms。

(3)冲击的方向和次数:三个相互垂直的抽线的两个方向各一次(即总共六次);轴线要选择得最有可能使故障暴露出来。

试验结束后,检查脉冲发生器的功能必须满足“专用技术信息卡”要求。

 

(三) 温度循环 


1、要求

在进行试验时,检查脉冲发生器是否符合在37 ℃±2 ℃、500 Ω±5 %负载时测得的脉冲发生器“专用信息卡”功能规定的要求。

 

2、试验方法

(1)将脉冲发生器的温度降至制造商规定的[敏感词]值或0℃(取[敏感词]值),保持该温度24 h ±15 min。

(2)以0.5 ℃/min±0.1 ℃/min的频率将温度升至50 ℃±0.5 ℃,保持该温度6h±15min。

(3)以0.5 ℃/min±0.1 ℃/min的频率将温度升至37 ℃±0.5 ℃,保持该温度24h±15min。

试验结束后,检查脉冲发生器是否符合在27 ℃±2 ℃、500 Ω±5%负载时测得的脉冲发生器“专用信息卡”功能规定的要求。

 

三、对电气危险的保护

 

(一) 除颤

一般情况下,除颤电极不会直接与起搏器接触,选择一个合适电路模拟发生植入式起搏器可能遭受的信号。


1、要求

心脏起搏器的每个输出和输入都须有相当程度的防护,以使在一次除颤脉冲衰减后和一个两倍于逸博间期的时间延迟后,无论同步性能还是刺激性能都不会受影响,

在进行实验时,测得的值必须符合37℃±2℃、500Ω±5%负载时测得的脉冲发生器“专用技术信息卡”功能规定的要求。


2、试验方法

(1)通过一个300Ω(±2%)的电阻,将脉冲发生器与一个由R-C-L串联回路构成的除颤试验电路相连。

(2)输出峰值为140V(±5%)。

(3)用连续的三个正向脉冲(+140V),间隔为20s,对脉冲发生器进行试验;停隔60s,再用连续的三个负向脉冲(-140V),间隔为20s重复试验。检查脉冲发生器的性能,它们不能受到影响。

 

(二)植入式起搏器的电中性

人体内电极件的纯直流电流会导致组织及电极的损伤,故需测量起搏器的电中性,即无漏电流。


1、漏电流测试

将每个脉冲发生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子通过100kΩ的输入电阻与一直流示波器相连至少5min,恰好在一个脉冲之前测量示波器上显示的电压值,不得超过10mV。也就是说,任何电流通道上漏电流不大于0.1μA。


2、绝缘电阻测试

用直流电阻计在每对端子与金属外壳间进行试验,施加的电压不高于0.5V,外壳电阻不小于5MΩ。

 

四、心脏起搏器性能检测


起搏器的基本试验方法,可用以试验起搏器基本的心房和心室功能。对于更为复杂的模式则还不能作出正确评定,因为缺少能基本模拟各种心内活动的设备,尤其在定时方面。此外、心脏和起搏器间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要求进行试验的人员精通心脏电生理的应用。

 

(一)试验条件与设备


1、试验条件 

脉冲发生器的试验在37℃±2℃进行。对于具有双腔功能的起搏器,心房和心室的新能都要试验。


2、试验设备

(1)试验负载阻抗:500Ω±5%。

(2)双踪示波器需具备以下特性:灵敏度<1V/division;[敏感词]上升时间10μs;最小输入阻抗1MΩ;[敏感词]输入电容50pF;达到全服脉冲读数时间10μs。

(3)间期(周期)计数器:最小输入阻抗为1MΩ。

(4)试验信号发生器,用于灵敏度测量,[敏感词]输出阻抗为1kΩ,并能产生适合于心房感知和心室感知评估的信号,需有正、负二种极性的试验信号,信号波形为三角波。试验信号的前沿为2ms,后沿为13ms。

(5)可触及双脉冲发生器,用于感知和起搏不应期的测量。

信号波形由起搏器制造商规定,但脉冲延迟应当在0~2s(最小)间独立可调,循环周期至少有4s可调。在循环周期内,发生器不可能被再次触发。

 

(二)测试项目 


1、脉幅、脉宽和脉冲间期(脉冲频率)的测量

脉幅度是指起搏器发放脉冲的电压强度;脉宽度是指起搏器发放单个脉冲的持续时间,脉冲的幅度越大,宽度越宽,对心脏刺激作用就越大,反之若脉冲的幅度越小,宽度越窄,对心肌的刺激作用就小。起搏器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肌使心脏起搏,从能量的观点上看,起搏脉冲所具有的电能转换成心肌舒张,收缩所需要的机械能,因此窦房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所发生的P波无法传送到心室,或者窦房结所应发出的电能根本不能发生,而起搏脉冲便是对上述自身心脏活动的代替。

 

2、灵敏度的测量

持续控制脉冲发生器功能所需要的最小信号称为灵敏度,单位为毫伏,同步型起搏器为了实现与自身心律的同步,必须介绍R波或P波的控制,使起搏器被抑制或被触发。感知灵敏度是指起搏器被抑制或被触发所需最小的R箔或P波的幅值。

 

R波同步型:一般患者R波幅值在(5~15 )mV,而少数患者可能只有(3~5) mV,另外,由于电极导管系统传递路径的损失,最后到达起搏器输入端的R博可能只剩下(2~3)mV,R波同步型的感知灵敏度应选取(1.5~2.5)mV为宜,以保证95%以上的患者能够适用。

P波同步型:一般患者P波仅有(3~5)mV,经导管传递时衰减一部分,传送到起搏器的P波就更小了,因此P波同步型的感知灵敏度选择为(0.8~1)mV,感知灵敏度要合理选取,选低了,将不感知(起搏器不被抑制或触发)或感知不全(不能正常同步工作);如果选取过高,可能导致误感知以及干扰敏感等。造成同步起搏器工作异常。

试验电路:选用适合于测量的脉冲发生器感知端子。

 

3、输入阻抗的测量

就脉冲发生器而言,出现在其端子上的对于试验信号的电阻抗,该阻抗被认为与感知心博时出现的阻抗时相等的。

试验电路:选用适合于测量的脉冲发生器的感知端子。

 

4、逸博间期,不应期和房—室间期的检测

所谓逸搏时指当窦房结兴奋降低或停博时,隐形起搏电的舒张期除极有机会达到阈电位,从而发生激动,带动整个心脏,称为逸搏,一次被感知的心搏或一个脉冲与随后脉冲发生器的非接触脉冲之间的时间称为逸搏间期。

 

不应期时脉冲发生器对除规定类型的输入信号外的信号不灵敏的时期,这个时间相当于心动周期中的不应期。R波同步型不应期一般采用(300±50)ms,P波同步型一般取300~500ms。

一次心房脉冲或感知心房除极与随后的心室脉冲或感知心室除极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房——室(A-V)间期。心室脉冲或感知心室除极与随后的心房脉冲或感知心房除极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室—房间期。


CopyRight © 2025 东莞市高升电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51568号